Topic
山科區的觀光物件,在京都觀光中也有不為人知的待遇。但是雖說同樣屬於京都市,山科和京都在地理上也有差距,當然也有其他地區。姑且不論是非,回顧一下山科地區的觀光物件也不錯。
京都盆地和京都觀光
山科盆地
毘沙門堂的楓葉
囙此,如果在這樣的山科地區、在楓葉時期特化並舉出看點的話,最先被特寫的就是毘沙門堂門迹。金閣寺和銀閣寺、天龍寺、清水寺等金典的觀光景點在遊覽期間是很難進入視野的,但是在結束了一次京都觀光之後,再到重新擴大景點的階段,是一定會被提到的景點。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樣,在仁王門前的石階上蔓延的楓葉,穿過山門後在心字池映照下的鮮紅色樹木,高臺弁天堂的朱紅色襯托下的錦秋的色調,各種各樣的秋色調和著讓人眼前一亮。雖然在洛中一帶,永觀堂的楓葉自古以來就很受歡迎,但毗沙門堂的楓葉也絕不遜色於此。與從捷運山科站到毗沙門堂途中的山科疏水的安朱橋一起,可以與岡崎的傾斜鐵道~南禪寺~永觀堂媲美,是一個值得一看的地方。順便說一下,在享受山科一帶的時候,南北走向地域的捷運將成為强有力的夥伴。
大石神社和勸修寺
毘沙門堂如果在山科站附近的話,就回捷運,然後去椥辻站。從車站步行到新十條通只要20分鐘就可以到,但是目的地是山科盆地西端的山邊和大石神社。雖然這裡以被命名為大石櫻的櫻花而有名的景點,但是也種植了很多能襯托秋天色彩的楓樹。或者可以省略大石神社,從小野站去勸修寺也不錯。以苑池的冰室池為中心的回游式庭園,和毗沙門堂一起被稱為山科觀光的重點景點,可以感受到秋天變換成各種季節色彩的樹木的情趣。再者椥辻站~大石神社~勸修寺的行程,倒也不是不可能,但要想連接各個景點,分別需要徒步20分鐘左右的時間,因此從一開始就需要做好徒步的心理准備。
最後的醍醐地區
在這裡再次回到地鐵線,下一個前往醍醐站,然後是世界遺產之一的醍醐寺。如果適用於行政區分的話,在這裡就進入伏見區了,但是山科區和伏見區醍醐地區比行政區分有著更深的聯繫。確實,醍醐地區和伏見的中心地區是由大岩山隔開的,與此相對,對與山科盆地位於同一平地的延伸上的位置,所以從聯系的深度來說,後者會更勝一籌吧。暫且不提這個,山科地區的楓葉之旅,為了結束最後的觀賞,帶來世界遺產的醍醐寺,從分量上來說也正好吧。聽說今年受颱風的影響,上醍醐一直處於無法參觀的狀態,但是僅以三寶院和五重塔為中心的下醍醐就已經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