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福電車的嵐山站下車開始嵐山觀光的時候,最先去的地方是臨濟宗天龍寺派的總本山—天龍寺。有一種說法是害怕後醍醐天皇的怨靈的足利尊氏為了安魂而創建的。真實情况暫且不說,現在的天龍寺是以嵐山為借景,風光明媚的景點。
位於渡月橋北側的天龍寺。說起嵐山的風貌,應該有人會提到渡月橋,也有人認為竹林的小路才是嵐山的魅力所在。但是,其中也有人認為,從京福電車嵐山站下車,在即將開始嵐山觀光的時候,最先映入眼簾的天龍寺正是嵐山的臉面。
這樣的臨濟宗天龍寺派的總本山天龍寺,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寺廟的沿革。天龍寺創建於南北朝時期的1339年。足利尊氏・直義兄弟,是向當時的公家武門沒有間隔地得到信奉的夢想國師請願而開設的禪宗寺院。書中也有說是1338年,但正式的立場是1339年(北朝曆應2年/南朝延元4年)創建,以悼念1339年駕崩後醍醐天皇的菩提。這裡的龜山殿原來是龜山天皇的離宮。龜山天皇是由引起南北朝分裂的皇室內的統派對立中的一個主角——大覺寺統中誕生的天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龜山殿(=後來的天龍寺)是大覺寺統的據點。後來醍醐天皇從大覺寺統中出來,滅亡了鐮倉幕府。然而,之後醍醐天皇也遭到足利尊氏的背叛,被逐出京都,1339年在吉野山中駕崩。像這樣,在天龍寺創建的背景下,隱現出相當複雜的時代情况,總之,足利尊氏和直義在政治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對立,結果為了安慰被逼入憤死的後醍醐天皇,將京都的一個據點改成了佛寺,這就是天龍寺。有一種說法是,尊氏害怕後醍醐天皇的怨靈,因為害怕才創建了天龍寺。在室町時代以後的歷史中,作為京都五山的第一而繁榮,包括應仁之亂引起的災難在內,雖然屢遭火灾,但每次都在重建復興,江戶時代末期由於禁門之變而成為戰場等都被特別記載。
接下來是關於院內的參觀。在廣大的院內,諸堂部分和庭園部分,以及法堂是收費的參觀對象。最大的看點是擁有曹源池的庭園(一般被稱為天龍寺庭園)。天龍寺的建築物本身經過多次火灾後不斷地進行重建,與此相對,庭園保留了夢想國師創建當時的面貌。因為是像自然公園一樣種植了很多樹木的庭園,所以以楓樹為首可以盡情享受秋天的色彩。楓葉最鮮豔的11月末是最美的賞花季節,但是考慮到外出的人也會變得擁擠,選擇稍微早一點的時機也不錯。11月上旬開始變黃的這樣的色彩搭配給人一種別樣的美感。從庭園內的順路走到各處眺望也能充分享受,不過,天龍寺庭園的魅力最能感受到的是從大方丈眺望曹源池的時候。從池塘深處的石縫中流出的流水表現了瀑布,在那裡配上了名為鯉魚魚石的石頭,據說這是根據中國的故事,可以登上龍門。另外,前面的岩島和浮島從方丈的視角出發,與借景的嵐山配合襯托而成。從能欣賞到這樣的景色的意義上來說,也推薦不只是在庭園散步就結束,而是追加了各堂參觀的形式。參拜順路以諸堂參觀的形式,從庫裏進入到大方丈和小方丈(書院)以及多寶殿後,折回庫裏,再下到庭院的形式。如果只是庭園散步形式的話,在曹源池周圍散步後,穿過北側的百花苑(昭和時代修建的新庭園)的話,也可以經過北門進入竹林小徑。
但是,在聽到參觀天龍寺的人的聲音時,很多人列舉的是比天龍寺庭園更具衝擊力的,在庫裏迎接參拜者的達摩圖,認為這比天龍寺庭院更有衝擊力。往左斜上方看,眼神顯得有些不高興,是一幅達摩的圖。據說這幅畫是已故元管長平田精耕的手筆。好不容易想拍成照片,但是因為是鑲著玻璃的,所以站在最佳角度的正前方的話,會很好地反映出自己的身姿,可這是一個陷阱。拍攝的時候要保持距離,這樣一來,其他的參拜者會從準備好的照相機前橫穿而過,時機變得很難把握等等,是一幅很難拍攝的畫。